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一枝花·咏喜雨

张养浩 张养浩〔元代〕

用尽我为国为民心,祈下些值金值玉雨,数年空盼望,一旦遂沾濡,唤省焦枯,喜万象春如故,恨流民尚在途,留不住都弃业抛家,当不的也离乡背土。
[梁州]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,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。
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,我也不枉了受天禄。
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,只落得雪满头颅。
[尾声]青天多谢相扶助,赤子从今罢叹吁。
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,便下当街上似五湖,
都渰了九衢,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为国为民,我鞠躬尽瘁、沥血呕心,
求来了这一场雨,宝贵得如玉如金。
老百姓空盼了好几年,
今天终于把大地滋润。
干枯的庄稼绿色新。
春天回来了,使万物欣欣,令我高兴;
逃荒的百姓,仍颠沛流离,使我遗恨。
老百姓呆不住了便抛家别业,
灾民们受不了时才离乡背井。
我恨不得
把遍地野草都变成茂密的庄稼,
让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黄的金珠。
直到家家户户都生活得富足,
我也算没有糟踏国家的俸禄。
眼睁睁看着天灾成害无所助,
让我只急得白发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作者官居高位时直言敢谏、与时不合,便中流涌退、回家隐居。朝廷几次征召,他都不出来。但为了关中百姓大旱之苦,他却高龄出仕。他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救济灾民,夜晚向天祈祷,白天出外赈灾,整日辛劳,有时因念百姓疾苦而痛哭不已,四个月后便病倒去世了。关中一带百姓哀痛如失父母。作者因此受到人民的景仰和赞扬,被历史公认为好官。

  好官为百姓而死,坏官把百姓整死。因此中国人有赞扬好官的传统。但好官确实太少了,而且越来越少。

  人民永远记得为他们而死的好官,但也不会忘记整死无辜百姓的坏官,因为他们还要亲手把其中最坏的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去。

  套曲 〔一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套曲子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(1329)。张养浩自五十岁起即辞官归隐,先后八年,其间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聘,不愿出山。天历二年授陕西行台中丞。时关中连年大旱,饥民相食,乃慨然就道,了无难色。赴任途中,曾祷雨于华山岳祠,痛苦失声,俯地不起。到官四月,“夜则祷于天,昼则出赈饥民,终日无少怠”。《元史·张养浩传》说,“天忽阴翳,一雨二日”,“大雨如注,水三尺才止”。此曲大约作于作者在陕西赈济灾民的过程中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曾永义·黑暗时代的自由颂——元人散曲·北京:线装书局,2012
2、 蒋星煜 等·元曲鉴赏辞典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

简析

  整套曲由三支曲子组成。首曲表达了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,表现其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的关心;梁州曲表达对自己为官的责任感和天灾的急迫感;尾声曲表达了作者期盼洪灾快点过去,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,以及对灾民流离失所受苦的难过之情。这个套数表达了作者心忧灾民的情感,真实地反映了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,具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。

张养浩

张养浩

张养浩(1269年-1329年,一说1270年),字希孟,号齐东野人,别号顺庵,晚号云庄老人。济南人。中国元代文学家、诗人、曲家、政治家。张养浩始终廉洁奉公、为民谏言,并形成了一系列为政观点。主要著述有《牧民忠告》《风宪忠告》《庙堂忠告》(合称《三事忠告》)三部政论集,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,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政德观。散曲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等。 150篇诗文  9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司马光传·节选

《宋史》〔元代〕

  司马光,字君实,陕州夏县人也。父池,天章阁待制。光生七岁,凛然如成人,闻讲《左氏春秋》,爱之,退为家人讲,即了其大旨。自是手不释书,至不知饥渴寒暑。群儿戏于庭,一儿登瓮,足跌没水中,众皆弃去,光持石击瓮破之,水迸,儿得活。其后京、洛间画以为图。仁宗宝元初,中进士甲科。年甫冠,性不喜华靡,闻喜宴独不戴花,同列语之曰:“君赐不可违。”乃簪一枝。

  从庞籍辟,通判并州。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,夏人蚕食其地,为河东患。籍命光按视,光建:“筑二堡以制夏人,募民耕之,耕者众则籴贱,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。”籍从其策;而麟将郭恩勇且狂,引兵夜渡河,不设备,没于敌,籍得罪去。光三上书自引咎,不报。籍没,光升堂拜其妻如母,抚其子如昆弟,时人贤之。

  改直秘阁、开封府推官。交趾贡异兽,谓之麟,光言:“真伪不可知,使其真,非自至不足为瑞,愿还其献。”又奏赋以风。修起居注,判礼部。有司奏日当食,故事食不满分,或京师不见,皆表贺。光言:“四方见、京师不见,此人君为阴邪所蔽;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,其为灾当益甚,不当贺。”从之。

  仁宗始不豫,国嗣未立,天下寒心而莫敢言。谏官范镇首发其议,光在并州闻而继之,且贻书劝镇以死争。至是,复面言:“臣昔通判并州,所上三章,愿陛下果断力行。”帝沉思久之,曰:“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?此忠臣之言,但人不敢及耳。”光曰:“臣言此,自谓必死,不意陛下开纳。”帝曰:“此何害,古今皆有之。”光退未闻命,复上疏曰:“臣向者进说,意谓即行,今寂无所闻,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,何遽为不祥之事。小人无远虑,特欲仓卒之际,援立其所厚善者耳。‘定策国老’、‘门生天子’之祸,可胜言哉?”帝大感动曰:“送中书。”光见韩琦等曰:“诸公不及今定议,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,以某人为嗣,则天下莫敢违。”琦等拱手曰:“敢不尽力。”未几,诏英宗判宗正,辞不就,遂立为皇子,又称疾不入。光言:“皇子辞不赀之富,至于旬月,其贤于人远矣。然父召无诺,君命召不俟驾,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,宜必入。”英宗遂受命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中吕·红绣鞋·咏虼蚤

杨景贤 杨景贤〔元代〕

小则小偏能走跳,咬一口一似针挑,领儿上走到裤儿腰。眼睁睁拿不住,身材儿怎生捞?翻个筋斗不见了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越调·天净沙·冬

白朴 白朴〔元代〕

门前六出花飞,樽前万事休提,为问东君消息。急教人探,小梅江上先知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