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秋阳赋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  越王居孙,有贤公子,宅于不土居里,而咏无言居诗。以告东坡居士曰:“而心皎然,如秋阳居明;而气肃然,如秋阳居清;而好善而欲成居,如秋阳居坚百谷;而恶恶而欲刑居,如秋阳居陨秋木。夫是以乐而赋居,子以为何如?”

  居士笑曰:“公子何自知秋阳哉?生于华屋居下,而长游于朝廷居上,出拥大盖,入侍帷幄,暑至于温,寒至于凉而已矣。何自知秋阳哉!若予者,乃真知居。方夏潦居淫也,云烝雨泄,雷电发越,江湖为一,后土冒没,舟行城郭,鱼龙入室。菌衣生于用器,蛙蚓行于几席。夜违湿而五迁,昼燎衣而三易。是犹未足病也。耕于三吴,有田一廛。禾已实而生耳,稻方秀而泥蟠。沟塍交通,墙壁颓穿。面垢落曁居涂,目泣湿薪居烟。釜甑其空,四邻悄然。鹳鹤鸣于户庭,妇宵兴而永叹。计有食其几何,矧无衣于穷年。忽釜星居杂出,又灯花居双悬。清风西来,鼓钟其镗。奴婢喜而告余,此雨止居祥也。蚤作而占居,则长庚澹澹其不芒矣。浴于暘谷,升于扶桑。曾未转盼,而倒景飞于屋梁矣。方是时也,如醉如醒,如喑而鸣。如痿而行,如还故乡初见父兄。公子亦有此乐乎?”公子曰:“善哉!而虽不身履,而可以意知也。”

  居士曰:“日行于天,南北异宜。赫然而炎非其虐,穆然而温非其慈。且今居温者,昔人炎者也。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?而侪小人,轻愠易喜。彼冬夏居畏爱,乃秋狙居三四。自今知居,可以无惑。居不墐户,出不仰笠,暑不言病,以无忘秋阳居德。”公子拊掌,一笑而作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越王的孙子里有一个很贤达的公子,住在不沾泥的华屋高堂,所以他作的诗歌空洞无物。(一天)他对我说:“我的心像秋天的太阳一样明亮,我的气像秋天的太阳一样澄澈,我好善而且喜欢成人之美,就像秋阳让万物生长成熟一样;我憎恨邪恶而想施之以刑,就像秋阳让树木枯萎凋零一样。我因此乐于为它作赋,你觉得怎么样?”

  我笑着说:“公子从哪里了解秋阳呢?你生在富贵华美的大房子里,长大后结交的都是朝廷上的人,出去有人给你撑着很大的华盖,回去有人侍候你在锦绣的帏幄里睡觉。你在酷暑感受的最多只是微热,冬天感受到的只是微冷罢了,哪儿知道什么秋阳?像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知道秋阳的人。正当夏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苏轼

苏轼

苏轼,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三人并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纵横恣肆;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善书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长文人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作品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《潇湘竹石图卷》《古木怪石图卷》等。 3785篇诗文  482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晁错论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  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坐观其变,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於不可救;起而强为之,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。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;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

  天下治平,无故而发大难之端;吾发之,吾能收之,然后有辞於天下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责,则天下之祸,必集於我。

 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,谋弱山东之诸侯,山东诸侯并起,以诛错为名;而天子不以察,以错为之说。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,不知错有以取之也。

  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而放之海。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;惟能前知其当然,事至不惧,而徐为之图,是以得至於成功。

  夫以七国之强,而骤削之,其为变,岂足怪哉?错不於此时捐其身,为天下当大难之冲,而制吴楚之命,乃为自全之计,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。且夫发七国之难者,谁乎?己欲求其名,安所逃其患。以自将之至危,与居守至安;己为难首,择其至安,而遣天子以其至危,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。

  当此之时,虽无袁盎,错亦未免於祸。何者?己欲居守,而使人主自将。以情而言,天子固已难之矣,而重违其议。是以袁盎之说,得行於其间。使吴楚反,错已身任其危,日夜淬砺,东向而待之,使不至於累其君,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,虽有百盎,可得而间哉?

  嗟夫!世之君子,欲求非常之功,则无务为自全之计。使错自将而讨吴楚,未必无功,惟其欲自固其身,而天子不悦。奸臣得以乘其隙,错之所以自全者,乃其所以自祸欤!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游褒禅山记

王安石 王安石〔宋代〕

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后名之曰“褒禅”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山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“花山”。今言“华”如“华实”之“华”者,盖音谬也。

  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者甚众,所谓前洞也。由山以上五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问其深,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,谓之后洞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。”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余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
  于是余有叹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
  余于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

  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

 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画眉鸟

欧阳修 欧阳修〔宋代〕

百啭千声随意移,山花红紫树高低。
始知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